• <menu id="c6wsu"><strong id="c6wsu"></strong></menu> <menu id="c6wsu"><nav id="c6wsu"></nav></menu>
  • 首頁 > 文旅大咖說 > 正文

    2022年上半年國內旅游統計數據解讀

    2022-07-20 09:18:43 中國旅游研究院 馬儀亮

    2022上半年國內旅游呈現4個特點:一是年初平穩開局,二季度受疫情影響較大;二是端午節假期旅游探底回升;三是游客消費偏好和出行方式變化;四是受疫情影響數據季度間存在較大波動。

    7月15日,文化和旅游部發布了2022年上半年國內旅游數據情況。中國旅游研究院(文化和旅游部數據中心)總統計師馬儀亮就有關數據進行了專業化解讀。

    一、國內旅游數據是如何生產的?

    我國國內旅游抽樣調查項目是經國家統計局審批同意、納入《全國文化文物和旅游統計調查制度》的統計調查項目,由國家統計局社情民意調查中心(中國統計信息服務中心)通過電話訪談方式開展抽樣調查工作,每季度抽選城鎮和農村樣本各1萬個左右,根據問卷結果和“七人普”人口比例等推算出全國國內旅游人次及旅游總花費等數據。經過多年的實踐磨合,該調查方法較為成熟,與國際通行的旅游統計方法接軌,數據結果較為平穩,與交通、商務等相關部門數據匹配度較高,能夠基本反映國內旅游市場變化情況。

    二、公布數據中對于旅游的定義和概念是什么?

    世界上對于旅游的定義多達數十種,聯合國世界旅游組織(UNWTO)對旅游活動的定義獲得了相對廣泛的認可,界定“旅游是人們由于休閑、事務和其他目的而到慣常環境之外的地方旅行,其連續停留時間不超過一年的活動”。我國《全國文化文物和旅游統計調查制度》將旅游界定為不以謀求職業或獲取報酬為目的,離開慣常居住地,在外停留超過6小時,但不足12個月,到其他地方(旅行距離超過10公里)參觀、游覽、度假、探親訪友、療養、出差(包括考察、參加會議、商務、銷售等)或從事經濟、科技、文化、教育、宗教等方面的活動。這次文化和旅游部發布的有關數據也均按照該概念進行問卷調查工作。有人說我國的定義中,對于出游動機過于寬泛,實際上這恰恰體現了與國際接軌。加拿大規定旅游是“為了休閑,商務和其他與獲得報酬無關的目的”,法國規定“以休閑、商務等目的且不在停留地獲得報酬”,西班牙認定的旅游動機“包括商務、休閑或其他個人原因”,南非對旅游動機的規定為“以休閑、商務或其他原因”。

    三、此次發布數據與各地公布數據在口徑范圍上有無差別?

    我國的旅游統計實踐當中,全國層面國內旅游采取出游統計口徑,各地則采用接待口徑。出游統計口徑表示從離開慣常環境到回到慣常環境的一次完整出游過程,無論游憩了多少個省、多少個市或者多少個景區,只計算1人次出游。地方的接待口徑統計則不同,是按照行政區域內接待游客數量進行統計。

    四、2022年上半年,我國國內旅游業呈現哪些特點?

    2022年上半年,全國出游總人次14.55億,同比下降22.2%。我國國內旅游呈現以下幾個特點:一是年初平穩開局,二季度受疫情影響較大。2月中旬開始,國內多地爆發疫情,打亂旅游市場復蘇節奏,旅游人次、旅游收入等核心數據驟降。二是端午節假期旅游探底回升。進入5月份,隨著文化和旅游部制定印發《關于加強疫情防控 科學精準實施跨省旅游“熔斷”機制的通知》,將跨省團隊旅游“熔斷”區域進一步精準到縣(區)域,我國國內旅游市場逐漸復蘇。三是游客消費偏好和出行方式顯著變化。受疫情影響,人們出游時間呈現碎片化、出游距離呈現短途化,出游預算縮減。以本地游、周邊游為代表的近距離、短時間、高頻次的“微旅游”“微度假”興起,露營、休閑旅游等方式快速升溫,旅游產品結構加速調整、持續轉型,國內旅游在困境中萌生新的增長動能。四是疫情發生以來,旅游活動受疫情影響較大,致使部分數據季度間存在較大波動。

    五、為什么旅游統計數據與個別行業市場主體的感知不一致?

    2022年上半年,全國出游總人次14.55億,同比下降22.2%;全國出游總花費1.17萬億元,同比下降28.2%。這其實是綜合統計,既包含了一些業態的收縮,也包括了一些業態的擴張。旅游統計數據與個別行業主體判斷不一致,主要原因有兩個方面:一是受疫情影響,中遠程旅游市場大幅下降,居民旅游需求就近釋放。根據旅游的定義,只要離開慣常環境10公里6小時,符合旅游動機,比如城郊采摘、吃農家樂、露營、徒步、旅拍,以及都市內逛文化街區、探親訪友等,符合時空條件和具備旅游動機等要素就都是旅游的范疇。二是疫情期間旅游業態之間的發展出現了明顯的分化,旅行社、客運、景區、娛樂等業態景氣度下降明顯。同時,城郊民宿、露營及其衍生的旅游裝備等業態逆勢走強。

    標簽: 旅游統計數據

    相關文章

    版權聲明:原創內容版權歸新旅界所有,未經允許任何單位或個人不得轉載,復制或以任何其他方式使用本文全部或部分,侵權必究。
    摘錄或轉載的第三方內容,僅為分享和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新旅界的立場,也無法保證其真實性,轉載信息版權屬原媒體及作者。如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擅自轉載使用,請自負版權等法律責任。
    更多 一周熱門 更多 品牌欄目
    更多 文旅高層說
    更多 文旅大咖說
    更多 評論員專欄
    • 吳志才

      華南理工大學旅游管理系教授,博導,華南理工大學廣東旅游戰略與政策研究中心主任,廣東省鄉村振...

    • 趙晉良

      新旅界特約評論員,暨南大學旅游管理專業畢業,從事主題公園研究及相關工作12載,現就職于中國旅...

    • 余良兵

      現任永行資本董事總經理,負責消費升級各細分行業的投資。此前曾長期服務于中青旅,曾先后負責投...

    • 曾博偉

      博士,長期負責中國旅游發展戰略制定、主持旅游政策研究和旅游體制機制改革工作,執筆起草眾多國...

    日韩A片中日韩A片
  • <menu id="c6wsu"><strong id="c6wsu"></strong></menu> <menu id="c6wsu"><nav id="c6wsu"></nav></menu>